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是 国家级公共资源交易统一平台,于 2017 年正式上线运行,整合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等核心领域,覆盖全国 31 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形成 “全国一张网” 的交易服务体系。平台以 “公开透明、高效规范、智能监管” 为核心,日均发布交易信息超 1.8 万条,年交易额超 16 万亿元(2024 年数据),是中国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础设施。
核心定位 |
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的 “数字化枢纽” 与政府治理现代化的 “智能引擎” |
制度权威性 |
– 由国务院推动整合,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63 号)建设,是唯一国家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 对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等权威数据源,确保交易数据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
覆盖全面性 |
– 交易类型涵盖 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 / 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医疗药品采购、碳排放权交易 等 13 大类 48 个子项,2025 年新增草原交易、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余量资源交易等创新领域。 – 累计注册市场主体超 2000 万家,年服务交易项目超 100 万宗,覆盖 90% 以上的公共资源配置场景。 |
技术先进性 |
– 区块链技术:在广东、北京等 16 个省份试点 “区块链 + 公共资源交易”,实现交易数据上链存证、CA 数字证书跨区域互认、电子保函在线开具等功能,交易纠纷率降低 40%。 – 智能监管:依托大数据分析模型,对投标文件雷同、报价异常等 28 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自动生成 “可疑线索分析报告”,围标串标预警准确率达 90%。 |
服务普惠性 |
– 免费开放:所有交易公告、中标公示等信息均通过平台免费公开,日均访问量超 300 万人次,累计访问量突破 14 亿次。 – 绿色低碳:全面推行电子化交易,每年减少纸质文件消耗超 10 万吨,相当于保护 150 万棵树木。 |
- 交易服务入口:
- 提供 招标公告发布、投标文件递交、在线开标、电子评标 等全流程服务,支持 “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 等模式,项目平均交易周期缩短 50%。
- 典型案例:西安市实现 “指尖” 招投标,2024 年不见面开标率达 100%,企业投标成本降低 60%。
- 交易工具创新:
- 电子营业执照:2025 年在怀化市等试点地区推广,企业无需提交纸质证照,通过 “扫码 + 人脸识别” 即可完成身份认证。
- 智能辅助评标:利用 AI 技术自动比对投标文件与招标文件的一致性,减少专家评审时间 30%。
- 风险预警机制:
- 内置 围标串标分析模型,通过投标文件雷同性、报价偏离度、专家评分异常等指标,实时预警异常交易,2024 年全国平台累计预警可疑项目超 1.2 万个。
- 典型案例:重庆市 “渝易通” 平台通过 28 项预警指标,2024 年协助查处围标串标案件 230 余起,挽回经济损失超 5 亿元。
- 信用联合惩戒:
- 对接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对失信企业实施 投标限制、黑名单公示 等措施,2024 年累计限制失信主体参与交易 1.8 万次。
- 数据开放平台:
- 免费提供 行业分析报告、区域交易趋势 等数据产品,支持用户自定义查询(如 “2024 年长三角地区新能源项目交易数据”),日均数据下载量超 10 万次。
- 区块链存证:
- 试点地区将交易过程、合同签署等信息上链存储,确保数据不可篡改,2024 年区块链存证项目超 5000 个,司法纠纷处理效率提升 70%。
- 国际招标专区:
- 发布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项目招标信息,支持英语、西班牙语等多语言服务,2024 年促成跨境交易额超 2000 亿元。
- 自贸区创新:
- 在海南自贸港试点 “跨境数据流动白名单”,允许外资企业在线参与国内公共资源交易,2024 年吸引外资企业中标项目金额超 100 亿元。
- 手机 APP / 小程序:
- 支持 扫码查公告、在线投标、开标直播 等功能,移动端用户占比达 60%,投标人可实时接收交易进度通知。
- 移动 CA 认证:
- 山西省等试点地区实现 “手机扫码登录 + 移动签章”,企业无需使用实体 CA 证书,每年为市场主体节省成本超 3000 万元。
- 企业投标:
- 某建筑公司通过平台搜索 “2025 年西安市智慧交通项目”,在线提交投标文件并参与远程开标,从报名到中标仅需 7 个工作日,较传统流程缩短 20 天。
- 政府监管:
- 江苏省通过 “e 路阳光” 监管系统,对全省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监控,2024 年自动预警异常交易 1200 余次,推动项目合规率提升至 98%。
- 学术研究:
- 清华大学团队利用平台公开的 “2024 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数据”,分析区域碳市场发展趋势,研究成果被纳入国家 “双碳” 政策制定参考。
- 中小企业赋能:
- 平台累计服务中小企业超 1500 万家,其中小微企业中标率从 2017 年的 35% 提升至 2024 年的 52%,有效缓解 “大企业垄断” 问题。
- 数据合规:
- 建立 分级分类数据管理机制,对交易数据进行脱敏处理,2024 年通过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数据泄露事件零发生。
- 绿色低碳:
- 全面推行电子保函替代现金保证金,2024 年为企业释放资金超 5000 亿元,减少银行存款利息支出约 20 亿元。
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以 “制度 + 技术” 双轮驱动,重塑了公共资源配置的规则和流程,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无论是企业投标、政府监管,还是学术研究、跨境合作,平台均提供了高效、透明、安全的解决方案。立即访问官网或下载 APP,体验 “阳光交易、智慧监管、全球互联” 的数字化公共资源配置新生态,让公平与效率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