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营养成分查询

2天前更新 6 0 0
食物营养成分查询食物营养成分查询
食物营养成分查询

食物营养成分查询平台,该平台是国家级权威营养数据查询工具,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等机构支持,整合《中国食物成分表》及国内外最新营养数据,为公众、营养师、医疗机构提供精准的食物营养信息检索与饮食健康管理服务。以下是核心功能与使用指南:

一、核心功能与数据体系

1. 全品类食物营养数据库

  • 覆盖 20 + 大类、超 8000 种食物
    • 基础食材:谷类(小麦、稻米、玉米)、薯类、蔬菜(根菜类、菌藻类)、水果(柑橘类、热带水果)等,标注可食用部分占比(如香蕉去皮后可食部约 59%)。
    • 加工食品:速食食品(方便面、速冻饺子)、饮料(碳酸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婴幼儿食品(配方粉、辅食)等,同步企业公示的营养标签数据(如钠、糖含量)。
  • 18 项核心营养指标
    • 基础指标:能量(kJ/kcal)、蛋白质、脂肪(饱和 / 不饱和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
    • 矿物质与维生素:钙、铁、锌、维生素 A、维生素 C、叶酸等,部分食物标注胆固醇、嘌呤含量(如动物内脏嘌呤值)。
    • 示例:100g 牛奶含能量 240kJ、蛋白质 3.0g、钙 104mg,100g 炸鸡含能量 1337kJ、脂肪 72.3g(数据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 智能查询与饮食分析

  • 多维度检索
    • 分类浏览:通过 “食物分类” 逐级筛选(如 “畜肉类→牛肉→牛腩”),适合系统学习食材营养;
    • 关键词搜索:支持食物名称、营养素反查(如 “高钙食物”“低 GI 水果”),搜索结果附带拼音与别名(如 “马铃薯” 别名 “土豆”)。
  • 营养对比工具
    • 支持同时添加 2-3 种食物对比营养差异(如对比 “糙米” vs “白米” 的膳食纤维、维生素 B1 含量),生成可视化图表(柱状图 / 雷达图)。

3. 权威数据与更新机制

  • 数据来源
    • 核心数据源自《中国食物成分表》(国家卫健委发布),加工食品数据对接企业供应链,确保与包装标签一致(误差≤2%)。
    • 特殊人群数据:婴幼儿食品标注 “适宜月龄”“必需氨基酸含量”,慢性病相关食物标注 “GI 值”“嘌呤等级”(如痛风患者可筛选 “低嘌呤食材”)。
  • 实时更新
    • 新食材 / 新品上市后 48 小时内录入(如 2024 年新型人造肉产品),年度更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值对照(如钠摄入上限从 2000mg 调整为 1500mg)。

二、食物分类体系(20 + 大类详解)

1. 基础食材类

  • 谷类及制品:细分小麦(面粉、面包)、稻米(大米、米粉)、杂粮(玉米、小米),标注 gluten(麸质)含量(适合麸质过敏人群)。
  • 蔬菜 / 水果类:按食用部位分类(叶菜类、茄果类),附 “草酸含量” 提示(如菠菜需焯水降低草酸)。

2. 加工食品类

  • 速食 / 零食:区分 “油炸”“烘焙”“冻干” 等加工方式对营养的影响(如油炸薯片脂肪含量是烘焙薯片的 2 倍)。
  • 调味品类:详细标注钠含量(如 10g 酱油含钠约 575mg,占每日上限 38%),提供 “减盐替代方案”(如用香菇粉替代部分食盐)。

3. 特殊膳食类

  • 婴幼儿食品:标注 “蛋白质来源”(乳清蛋白 / 大豆蛋白)、“过敏原信息”(牛奶、鸡蛋、坚果)。
  • 运动营养食品:区分 “增肌粉”“蛋白粉” 的碳水 / 蛋白质比例,适合健身人群精准配比。

三、适用场景与目标人群

1. 个人健康管理

  • 日常饮食规划
    • 减脂人群:通过 “低热量 + 高蛋白” 筛选食材(如鸡胸肉、豆腐),计算每日热量缺口;
    • 糖尿病患者:查询食物 GI 值(如燕麦 GI=55,白米饭 GI=84),搭配低 GI 餐单。
  • 家庭膳食搭配
    • 为儿童选择 “高铁 / 高钙” 食物(如猪肝、牛奶),为老人规避 “高钠 / 高胆固醇” 食材(如腌制品、动物脑)。

2. 专业领域应用

  • 营养师 / 健康管理师
    • 快速调取食材营养数据,生成个性化饮食方案(如孕期食谱、术后恢复餐);
    • 利用 “营养对比” 功能为客户解释食材选择理由(如 “为何推荐三文鱼而非鳕鱼”)。
  • 食品行业与科研
    • 企业研发新品时对比同类营养指标(如 “低糖饮料” 需满足糖≤4g/100ml);
    • 高校实验室获取《中国食物成分表》原始数据,用于膳食调查与营养干预研究。

四、界面设计与操作指南

  1. 极简查询流程
    • 3 步获取数据
      ① 在首页 “食物分类” 选择大类(如 “蔬菜类”);
      ② 点击子分类(如 “菌藻类→香菇”);
      ③ 查看 “营养成分表”,支持下载 PDF 或复制数据。

 

  • 移动端适配
    • 手机浏览器访问时自动优化布局,支持 “扫码查营养”(扫描食品包装条形码直接显示营养标签)。

 

  1. 附加工具

 

  • 我的餐盘:模拟 “中国居民膳食宝塔”,记录每日摄入食物,生成营养达标率报告(如 “蔬菜摄入达标率 60%,建议增加绿叶菜”)。
  • 营养小助手:输入身高、体重、活动量,推荐每日营养素摄入目标(如 25 岁女性每日需铁 28mg,维生素 C 100mg)。

五、注意事项与数据合规

  1. 数据准确性
    • 生食材数据经实验室检测,加工食品数据与企业备案同步,标注 “可食用部分” 避免误解(如鱼类数据为 “可食部去骨后重量”)。
  2. 特殊说明
    • 部分食材标注 “草酸 / 嘌呤 / 抗营养因子” 含量(如坚果类标注 “植酸含量”,影响矿物质吸收),供特殊人群参考。
  3. 隐私与安全
    • 无需注册即可查询,数据仅存储于本地浏览器,符合《食品安全法》及《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

总结

食物营养成分查询平台(https://nlc.chinanutri.cn/fq/)以 **“国家级权威数据 + 精细化分类”** 为核心,是个人健康饮食规划、专业营养方案设计的必备工具。其优势在于:

 

  • 覆盖全面:从基础食材到加工食品,满足全场景营养查询需求;
  • 科学严谨:数据源自国家权威数据库,附特殊成分提示,规避饮食误区;
  • 操作便捷:分类清晰、支持对比与下载,适合不同专业背景用户。

 

无论是控制慢性病饮食、规划健身餐,还是研发食品新品,该平台均能提供可靠的营养数据支持,建议结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合理搭配饮食,实现精准营养管理。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